來源:《中國煤炭報》
發布時間:2023-03-10
“當前,我國能源體系仍然存在各能源種類相互獨立,難以跨系統耦合優化等問題。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新型能源體系的構建是傳統化石能源與新型清潔能源此消彼長、互補融合的過程,是一項動態的復雜系統工程,而多能融合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必然路徑?!比珖f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劉中民說。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劉中民提交了《關于健全多能融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示范新型舉國體制的提案》。
中科院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力軍,近年來建設了中科院潔凈能源創新研究院,組建了中科院“雙碳”國重群,打造能源科技“集團軍”,組織實施了能源領域先導專項,開展跨學科、全方位和高強度的協同創新探索?!扒鍧嵞茉础毕葘m椧淹黄?3項關鍵技術,示范類項目全面開工35項,帶動投資1500多億元;啟動實施了煤炭燃燒與利用先導專項,面向可再生能源與儲能、工業流程再造等領域正在謀劃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在典型區域集中開展多能融合技術示范,引導企業、地方政府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與陜西省和榆林市加快共建榆林“一區三基地”,推動創建國家級能源革命示范區。
“上述工作為多能融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的構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眲⒅忻裾f,當前形勢下,必須從“雙碳”、能源革命和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國家目標出發,進一步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頂層設計,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科技攻關體系化能力,以科技創新成果與示范應用促進國家新型能源體系構建。
為此,劉中民提出了三點建議。
一是頂層設計關鍵核心技術路徑。加強全局性頂層設計,規劃先行。建議依托國家能源委員會設立跨部門的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頂層設計特定形式的新型能源體系架構,做好跨部門協調管理。加強戰略研究,研究制定國家層面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綱領性文件,厘清國家目標下的總體發展思路和技術路線圖,指導長期發展。建設數字化能源信息平臺,打通政府決策、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間的信息壁壘,驅動政產學研深度融合,同頻共振。
二是強化跨領域跨學科協同攻關。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雙碳”領域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布局建設,跨領域系統化部署“雙碳”重大科技專項,集合多方面優勢力量和創新要素,加快突破多能融合關鍵技術,超前布局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加強基礎研究。高效配置創新資源,將相互交叉的協作和分散試錯的競爭有機結合,釋放創新主體活力的同時提升創新效率。盡快啟動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碳達峰碳中和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重點專項。
三是發揮區域示范的帶動作用。堅持全國“一盤棋”統籌部署,加快推進在典型區域開展以多能融合為特征的新型能源體系示范,為全國同類型區域提供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方案和技術融合模式;引導企業、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投入到示范工程建設中,促進大規模、系統性的技術示范落地,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深入融合。建設創新引領效應顯著的高水平技術研發平臺,加快引導成果轉移轉化機構向功能社會化、運行規范化、服務專業化發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通重大創新成果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